十三行博物館
一、緣起
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
‧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後經考古學者
石璋如、臧振華、劉益昌等人陸續發掘出極具代表性 之文物及墓葬
遺物等
‧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台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其人種可
能與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
‧出品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
其代表性 文物為人面陶罐等
因遺址施工進行搶救因而決議興建博物館
‧民國78年至81年間,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引起各方注意,
形成搶救遺址熱潮
‧民國81年文建會邀集相關部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9平方公尺,
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
‧民國84年,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
館」,由中央及台北縣分別編列預算興建
‧民國87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正式興建
二、興建
館區環境
本館位於八里鄉河海交接處,一側面臨湛藍雄偉的台灣海峽,及淡水河口天然潟湖挖仔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青翠秀麗的觀音山與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東北緊鄰八里污水廠,西南側鄰台北港,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
建築特色
本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台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
本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
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全館凹陷於地下一點五米,觀眾入館前,需經歷一段緩緩向下斜伸的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入館後,再參觀完一樓的教育服務設施後,在蜿蜒而上,進入二樓開闊的展示環境。
十三行博物館特殊的建築造型,在開館前早已頗受外界注目,因此例如金車錫蘭紅茶、遠傳電信、中興百貨、乃至歌手孫燕姿的音樂錄影帶《未完成》,皆選擇以本館建築為拍攝主題,一連串的廣告曝光,可說是少見的「未開館先轟動」!
挖土機下搶救來的史前寶藏
作者﹕蔡軒瑋
-------------------------------------------------------------------------------------------------------
走入十三行博物館,仿如走進幽暗神秘的古墓穴。沿著緩緩下降的坡道左轉,才驚喜地看見博物館入口,進了博物館,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油然而生。沒有富麗宏偉的正門,沒有誇張浮華的設計,建築師用他的巧思,引領我們重回考古現場。
拾級而上到了第二層,回首一望,十三行遺跡考古發掘的現場赫然重現眼前,考古學家俯首工作的身影以及現場凌亂的腳印,栩栩如生;往前走則看見巨大的挖土機及禁止盜採的標誌,為我們娓娓道來搶救十三行的歷史。
戲劇性的發現
十三行遺址的重現,彷彿一開始就是充滿戲劇性與驚奇。民國44年,空軍飛行官潘克永在一次飛行任務當中,經過觀音山的上空,赫然發現羅盤有受磁力干擾的異常現象,機敏的他猜測,地下可能埋有大量鐵礦,才使得羅盤受到干擾。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到現場察看,發現當地有疑似鐵礦的黑褐色「鐵石」。
為了開發可能存在的鐵礦,潘克永找上了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專家林朝渠教授以及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民國46年,林朝渠與黃瀛東陪同潘克永一同前往台北縣八里鎮頂罟村勘查,以他的專業知識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黑色鐵石並非鐵礦,而是俗稱「鐵屎石」的煉鐵殘渣。然而,根據史料記載,八里當地並沒有煉鐵的紀錄。沿著當地小路走到後來發現的十三行聚落,卻發現遍地鐵渣、貝塚、陶片,林朝渠高興地笑了,沒想到「鐵礦」沒有找著,竟找到台灣唯一鐵器文化的史前遺址。
挖土機下的搶救
民國78年,就在考古學家石璋如、劉斌雄、臧振華、劉益昌等多位考古學家在八里進行考古發掘的同時,卻傳來當時台灣省住都局計畫在十三行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消息,污水處理廠的廠址幾乎與遺址重合。為了拯救台灣珍貴的史前遺址,考古學家四處奔走,呼籲各界重視,當時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爆發台灣史上第一次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
然而污水處理廠的興建工作並沒有停止。中研院的臧振華和劉益昌教授於是帶領學生在工程動工的同時在夾縫中進行文物的挖掘和搶救。多年後雖被列為二級古蹟,民國81年經行政院指定台北縣政府籌設文物陳列館,但遺憾已經造成。六萬平方公尺的遺址範圍,當年只搶救七百平方公尺,現今原址僅保留三千平方公尺,其餘均被嚴重破壞。主持搶救遺址文物的臧振華與劉益昌教授,在博物館開幕當天重回現場,形容這是「建立在當初的一個錯誤的博物館」,並希望政府記取教訓,也期待博物館發揮教育、娛樂及休憩的功能,彌補當初的遺憾。
謎樣的十三行人
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南岸,有個小小的部落。沒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也不知道這裡住的是甚麼人。據今五百年前,這個未知族群謎樣地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至於「十三行遺址」命名由來,則是根據考古慣例:史前遺址的命名都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村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十三行人開始在此生活的時代約為西元前1800年到1500年前,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煉鐵作坊的出土。地上發現的柱洞痕跡,則暗示了他們建屋的方式為東南亞較常見的干欄式建築。當地出土的陶器、陶片顏色偏紅,與台灣出土的其他文化中的陶器有明顯差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鎮館之寶」,為人面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為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留有大量證據的,還有墓葬的方式,十三行人為屈葬(大量出土的人骨姿勢為屈肢或半屈肢),都是背向觀音山,面向台灣海峽而葬。十三行遺址出土許多珠飾、青銅器及中國漢代至唐代的銅錢,還有台灣其他地區出土的陶器,顯示十三行人不但與島內他族群交通頻繁,也與中國、南洋一代的族群來往密切。與台灣原住民一樣,十三行人也屬於南島語族。考古學家推測,他們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關係最為密切。
十三行博物館的內部構造,全部傾斜十七度,象徵遺址曾經遭受破壞。觀景台「鯨背沙丘」的靈感是來源於十三行人生活隨時可見的海中凸起的鯨背。
六座蛋型消化槽
台北縣八里十三行博物館旁的八里污水處理廠的六座蛋型消化槽矗立在旁邊,醒目且有礙觀瞻。民國八十三年蛋形槽完工至今,因為沒有完成驗收,至今未使用過一天,已經閒置九年。
台塑集團計畫為污水處理廠的六座蛋型消化槽彩繪,台北縣水利下水道局、文化局、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十三行博物館等單位組成的查委員會最近將審查圖樣,研商是否要加上瓷磚拼圖、光雕,讓夜間經過八里左岸的遊客,也可以瞧見「巨蛋上的人面陶罐」。
部分觀光客戲稱這些「蛋」是全中華民國最貴的,一粒要造價新台幣八億。
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1800~500年前)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也是博物館對外的圖樣。
先民足跡的溯尋—十三行人的日常生活
食︰
十三行人稻米為主食,除了種稻外,他們也到山裏打獵,到淡水河邊捕捉魚蝦或採集貝類(吃完貝肉後,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方,形成考古學家所稱的「貝塚」,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資源。
衣︰
我們在十三行遺址上發現了史前人用來織布的陶紡輪,由此可知十三行人應會利用簡單的工具來做衣服,但因為這些衣服埋在地下太久而腐爛,所以沒有辦法知道它的顏色或樣式。不過台灣原住民多穿著沒有領子、袖子及扣子,由兩塊布縫製而成的衣服,或許十三行人的衣服也是一樣呢。
住︰
十三行人住在由木頭架高的屋子,藉以避免潮濕,並防止野獸的侵襲,學者通稱此為「干欄屋」,台灣大部份原住民的部落都有類似的建築。
行︰
十三行人和台灣島內、大陸東南沿海以及南洋地區應都有相當密切的往來,所以我們才會在遺址上發現這麼多樣的文物,如外來的陶器、青銅器、漢人錢幣、琉璃珠等。 再根據十三行人骨的分析,他們似乎常划槳,或許他們常在河海上來去呢。
習俗︰
從墓葬看來,十三行人的埋葬方式多是側身屈肢葬,且頭朝向西南方,面朝西北,並以陶器、珠飾、金屬器等陪葬。另外,出土人骨的研究也顯示了十三行人很可能和台灣原住民一樣, 喜歡嚼拾檳榔、煙草,並常蹲在地上聊天、吃飯。
工藝︰
十三行人的工藝相當發達,他們不僅會煉鐵,用鐵製作各類生活用品,並拿來和其他族群交換物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