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隧道
雪山隧道,原名坪林隧道,亦簡稱雪隧,是台灣最長的公路隧道,位在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五號,又稱北宜高速公路)台北縣坪林至宜蘭縣頭城段之間。由三座獨立的隧道組成:導坑、西行線及東行線,全長共12.9公里,於2006年6月16日全線啟用。
雪山隧道是亞洲第二長的公路隧道,第一則為甫於2007年1月20日通車的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全長18.02公里。同時,雪山隧道在世界的公路隧道中排行為第5名。另外,由於隧道施工難度高,早在未更名之前,以坪林隧道一名列入大英百科全書中。
雪山隧道不僅只有兩座主隧道,還包括中間的導坑。兩座主隧道中間,有28座橫向的人行聯絡隧道,8座車行聯絡道,加上抽排風系統所挖掘的豎井、通風孔道(包括三處通風站,三座通風中繼站合計12處橫向通風隧道,六座通風豎井,一號豎井頂部排風用橫向排氣隧道)等等,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共58組隧道,是全世界規模最大雙孔公路隧道群。
命名
由於雪山隧道有三分之二位於坪林鄉境內,依照國道命名慣例,將其命名為坪林隧道。但由於隧道兩端分別為台北縣坪林鄉、宜蘭縣頭城鎮,使得頭城居民認為並不公平,最後總統陳水扁以當地屬雪山山脈支脈,逕指示改名雪山隧道,相關單位並於一個禮拜後完成更名作業。
雪山隧道為完成蔣渭水高速公路建設的關鍵工程。施工期間遭遇台灣工程史中未曾面對的困難,造成工程嚴重受阻且進度大幅落後,並使得通車時程比預估的1998年足足晚了8年。細數雪山隧道工程艱難之處,主要因素在於行經極度惡劣的地質。其中包括了6處斷層、98處剪裂帶及36處地下湧泉。隧道工程常常因此而受到阻礙,有施工人員形容,雪山隧道就像是「泡在水裡長大的隧道」。整個雪山隧道工程使用3部全斷面鑽掘機(TBM)(2大1小)進行快速挖掘,負責主隧道工程的大型TBM,1部造價約新臺幣10億餘元,獨力挖通導坑的小型TBM約3.2億元。其中一部大型TBM,在進行隧道東口工程時,通過硬度比鋼還要高的四稜砂岩地層,一度遭遇每秒750公升的大湧水。在挖掘過程中,共發生過63次岩盤崩落,全斷面鑽掘機曾26度受困。另一部位於西行線(通車後改稱為北上線)的一部在1997年12月15日的一次隧道崩塌事故中,被大量土石掩埋而損毀報廢。之後施工單位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在第二號豎井內增開新的工作面,並用傳統鑽炸法施工,以增加工作面的方式提昇施工速度,才讓整體施工進度大幅改善。
整個工程共有上千名工程人員參與,這些工程人員日夜趕工經常回不了家,造成有些人家庭破碎。也有些人因工程環境、壓力、憋尿及勞累造成健康受損。最常見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外科傷害,也有人泌尿系統受損得面對終生洗腎的痛苦。此外在發生的工程災難中,有工程人員被絞成碎片,被湧水吞噬或被巨石奪走性命。在前後15年的施工期間內共計有25位工作人員不幸殉職。
Discovery與交通部合作,為雪山隧道拍攝紀錄片「建築奇觀:台灣雪山隧道」,紀錄興建雪山隧道的艱辛過程,並稱雪山隧道足以躋身全球「最艱鉅建築工程」之列。該片於2006年8月27日晚間9:00首播,創下該頻道來台以來收視率的最高紀錄,並將陸續於全亞洲23個國家及全球播出,也曾於台灣7-11販售該片的DVD。
隧道直徑 11.8 公尺,以鑽掘機(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開挖後,組裝預鑄環片,形成圓形斷面。若以鑽炸法施工時,則開挖斷面是馬蹄形,以噴凝土、岩釘、鋼支保等支撐,隧道內側再澆置混凝土(部分以鋼筋補強)。
兩隧道中間設有直徑 4.8 公尺的導坑,施工期間提供地質調查、排水、灌漿等作業需要,營運時供作維修及救援車輛的備用通路。
主坑每 350 公尺設有人行聯絡隧道(共 28 條),每 1,400 公尺設有車行聯絡隧道(共 8 條),以供事故時人員逃生和車輛疏散。車行聯絡隧道前,設置緊急停車彎,供故障車輛臨時停車和大型車輛迴轉以進入聯絡隧道。
兩隧道設有 3 組通風豎井(每組進氣井與出氣井各一),深度 247 ~ 501 公尺,內徑 6 公尺,豎井底部設置機房。因兩隧道行車分別是爬坡與降坡,車輛排煙量差異甚大,所以在兩通風豎井之間設置中繼站,使兩隧道空氣得以流通,以調和空氣品質。
地質調查
臺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衝撞處,東北方又有沖繩海槽的作用,因而北部山區地層構造複雜,斷層與褶皺帶眾多。又因雨量豐沛,大量地下水蓄積於破碎地層,更增隧道施工的難度。雪山隧道穿越臺灣西部麓山帶地質區和雪山山脈地質區,沿線地質由西口的第三紀中新世,向東口方向漸變為較古老的第三紀始新世,分別是枋腳層、媽岡層、大桶山層、乾溝層及四稜砂岩。
區域內的主要斷層包括石槽斷層、石牌斷層北支、石牌斷層南支、大金面斷層及金盈斷層,多分布在隧道線的南端。褶皺構造共 11 條,除鶯仔瀨向斜和倒吊子向斜兩主要褶皺外,其餘 9 條次要褶皺延伸較短。
為了了解隧道沿線地質構造,自規畫設計至施工各階段分別進行多項地質調查工作,包括航照判釋、野外調查、鑽探、震測、槽溝及橫坑開挖、現地應力量測、地電阻量測、透地雷達和隧道內震波探測等,耗費近 2 億元,完成報告約 125 冊。
雪山隧道的施工
隧道工程:近三分之二的雪山隧道位於大臺北水源保護區,須儘量減低對環境的影響。又因地形限制,除南北兩端洞口外,須先開鑿 1 公里以上的隧道才能進入施工。考量降低勞工需求、提升國內隧道技術等因素,顧問公司建議引進鑽掘機(TBM)工法。
1856 年威森(Charles Wilson)發明 TBM,經過約百年的改進,技術漸趨成熟。自 1951 年起,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逐漸運用於引排水、鐵公路等隧道工程。
英法海峽隧道的海底段約 22 公里,以 TBM(主隧道直徑 8.76 公尺、服務隧道 4.8 公尺)分別自兩端施工,而於海底接合,在 1991 年貫通。哥達隧道(Gotthard Tunnel)分別有鐵路和公路,隧道長度超過 17 公里,也採 TBM 施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TBM 是 2005 年西班牙馬德里公路隧道採用的兩臺,直徑達 15 公尺。截至目前為止,國內陸續有雪山隧道、士林水力發電工程頭水隧道、新武界引水隧道、和平溪碧海水力發電頭水隧道等工程採用。
TBM 有兩種類型。用於岩盤較完整的,多採用無鋼殼的機身,以「撐座」頂撐岩盤壁,以「推進千斤頂」把機頭頂入地層,掘削前進開挖,稱為「開放型」或「撐座式」TBM。地層較破碎的,機身設有鋼殼保護,稱為「盾構式」TBM,並配合採用 RC 或鋼製環片支撐隧道。為同時推進和組裝環片而設置兩節鋼殼的,稱為「雙盾式」TBM,雪山隧道導坑與主坑都採用這一型式。
因為 TBM 設計、製造和運輸耗時約需兩年,期間自頭城端,先行以鑽炸法施工。遺憾的是,一開挖就面對極端破碎地層的挑戰,包括斷層、剪裂帶、湧水等,致使隧道崩坍,TBM 多次被夾埋,必須開挖迂迴導坑脫困。其中一次巨大崩坍甚至把北上線主坑 TBM 壓毀,進度嚴重遲緩,數度幾告停擺。
為減低被夾埋事故,在地層較破碎段,先在 TBM 前方開挖先進頂導坑,再以 TBM 開挖下半斷面,稱為「混合工法」。另為加速完成隧道開挖,必須設法增闢工作面,因此利用聯絡隧道和二號豎井加開工作面,最高曾達 20 餘處。在破碎地層和高湧水區段採行灌漿及排水措施,以使開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豎井工程:為通風需要,須自地面開挖連通隧道的垂直豎井,每處豎井由兩口直徑 6 公尺、相距 50 公尺的進氣井及排氣井構成,深度 238 ~ 501 公尺。施工方法有自地面逐階往下開挖的「降挖工法」;或先自地面以鑽機鑽設導孔貫穿隧道後,再自隧道內換裝擴挖頭自隧道向地面擴挖,最後再以鑽炸法自地面向下開挖完成,稱為「昇井工法」。
里程辨識系統:兩隧道壁面每1公里設置里程辨識系統,分別以漢民族及原住民編織圖案構成「時光拼織 12.9」(隧道長 12.9公里),象徵隧道開鑿如同織布的一針一線般緊密又謹慎。圖案的使用也可舒緩用路人單調枯燥的心情。
機電及交控設施
電力系統:在隧道兩端分別設置變電站,採雙迴路供電,並各配置兩臺 4,160 伏、2,000 千瓦並聯的發電機組。另設有不斷電電源供應設備,可供緊急用電15分鐘。
隧道照明:隧道照明共分 5 區段,依交通量、天氣、晝夜調整。主隧道照明採用 40 瓦 × 2 日光燈,在洞口段輔以高壓鈉氣燈以加強照明。步道上每隔 50 公尺設置1個逃生指示燈,在發生火警時點亮,導引用路人逃生。
通風系統:雪山隧道採用加強縱流式通風系統,隧道上方共裝設 112 臺噴流式風機。通風豎井、中繼站、隧道洞口等處機房裝設軸流式送風機共 44 具,依據天候、車流、空氣品質、能見度等設定多種運轉模式。
消防系統:雪山隧道設有火警受信總機、偵煙式火警探測器、差動式銅管、火警綜合盤等火警偵測系統,沿線每隔 50 公尺設置一個消防栓箱。
交控系統:雪山隧道設有行車狀況的監測設備,利用標誌、號誌、通訊和廣播、資訊看板等提供用路人交通資訊和採行必要的管制措施。
歷經多年的艱辛奮鬥,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在 95 年 6 月 16 日正式開放通車。通車以來,便捷的行車路徑導致大輛的車流,對東部地區的發展提供莫大的助益。在此把這項重大工程的相關內容做一彙整,提供國內外關注人士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