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園區的主要館舍規劃包含有:介紹與展示礦業文化及黃金物理特性的「黃金博物館」;讓民眾能夠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的「本山五坑坑道體驗」;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的「環境館」;「太子賓館」則開放周邊庭園參觀,讓民眾欣賞優雅的日式宮廷建築之美;此外,地質公園、金瓜石神社、茶壺山、戰俘營、黃金瀑布等人文生態地質景觀,亦是園區週邊不容錯過的重要景點。
園區簡介
黃金館
黃金博物館由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一樓展室包括了金瓜石的黃金發現之旅、本山坑道(一~九坑)、礦脈的展示與當時採礦器具與有關文物的展示,及金瓜石礦業運輸系統,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人用來作為戰俘營(1942-1945)的歷史介紹。
二樓以黃金為主題,包括了黃金的特性、黃金藝術品,並有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鎮館之寶:220公斤的999純金大金磚,在製作鎔鑄上更是史無前例,還可以親手觸摸喔!
黃金博物館引領著我們追溯這歷史的金河,看到這在百年中不朽的黃金傳奇
金瓜石太子賓館
(已於96年3月14日正式公告登錄為臺北縣縣定古蹟,正名為金瓜石太子賓館)
金瓜石太子賓館為日治時期日本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當時日本的皇太子(後來為裕仁天皇)預定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所興建的臨時行館,但最後並未前來。金瓜石太子賓館屬於典型的日式高級建築樣式,建築配置與外部庭園融合成雁行排列。建物大量使用檜木構築成純日式住宅,其中附加歐式休閒室,具備度假機能。北側為造景優美的日本庭園,南側有迷你高爾夫球場與射箭場,為台灣現存首屈一指的日式木造建築。目前園區與台電合作後只開放金瓜石太子賓館的外圍庭園部分,供民眾參觀。
環境館
環境館於台灣光復後,先後成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台電公司及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辦公室。館內主要介紹金瓜石的自然植物生態、聚落分布等。此外礦石展示區主要介紹產自金瓜石地區許多特殊而珍貴的礦石,讓民眾了解金瓜石地質的特殊性。二樓並有園區導覽影片放映。
四連棟
為國內少數保存之特殊規模的日式建築(日治時期為日人職員宿舍),故保留其原貌並依原本空間規劃作為展示及生活美學體驗空間,更具有見證本地發展之重要地位。四連棟日式宿舍為四戶一棟的型式,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廚房、浴室、廁所等設備,雖為連棟式宿舍,應該也屬於高級宿舍。
遊客服務中心
位於園區入口的第一棟主要建築,原為台汽車站,目前作為遊客服務中心。一樓提供遊客資訊、折頁索取及園區導覽的集合點等相關服務諮詢。並有嬰兒背帶、輪椅等用品借用。
煉金樓
日治時期,「煉金樓」據說原為提供外地賓客住宿之旅館,台金公司時期(光復後)則曾短暫作為煉金工廠,後來台金公司將煉金工廠遷移至水湳洞,煉金樓因而轉作為其他使用,據地方耆老表示這裡曾經用來收藏金子,也曾設立土地銀行辦事處,提供當時礦區員工服務。因本建築造型特殊,並曾作為「煉金」使用,黃金博物園區曾向當時的職員(陳耀芬先生)查證,因此命名為「煉金樓」。
本山五坑
為實現生態博物園區之理念,特與台糖合作,讓遊客能夠親身體驗實際的礦坑坑道,並對其工作環境有所進一步的了解,特地將舊有的本山五坑坑道重新整修,開放部分路段,成為坑道體驗區。並利用蠟像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模擬當時礦工運作的情形。
-----------------------------------------------------------------------------------------------------------------------
建築特色:
臺灣現存不少日治時期由企業所興建之員工宿舍,稱為「社宅」,金瓜石占地偌大的日式宿舍區即為典型代表之一。此區的日本宿舍,內部建材多使用臺灣檜木,據考證應為1930年代由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所興建,以提供當時日藉的礦場技術人員及其眷屬居住。為順應山區地形,所有日式房舍均整齊排列於坡地上,橫向的宿舍區則由垂直的石梯作為彼此的連絡道路。而住宅面積、樣式,會因住戶在公司職位高低而有所不同。四連棟式的日式宿舍,在國內已不多見,金瓜石的案例,實屬珍貴的文化資產。
空間配置:
均為家庭居住的規模,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客廳、起居室、廚房、浴室、廁所等設備,前後設有簡易花園。雖為連棟式宿舍,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時期,都屬於高階主管的家族宿舍。其空間構成大致可分為四種不同的機能:(一)起居性空間(座敷、居間、茶之間、女中室);(二)服務性空間(台所、浴室、便所、洗面所);(三)通行性空間(玄關、緣側)(四)儲藏空間(押入、物入)等。
從以上的配置,可看出日式生活空間幾項明顯的特色。一是空間配置自由,並可彈性使用。小規模的日式宿舍,普遍內部空間有限。大部分的空間到了夜晚均可轉換為睡眠場所。如座敷(日式客廳)到了晚上,亦可作為主人的寢室使用; 而茶之間(用餐或飲茶場所)亦可作為佣人寢室,等等。二是建築尺度配合榻榻米的尺寸而模矩化。三是強調與自然界融合。除了使用自然材質,例如,壁面使用竹材、泥土,建物使用耐久的木料、榻榻米、紙門之外,生活空間則與庭園及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修復過程:
四連棟日式宿舍的整修原則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並將整棟建築予以解體之後,再重新組裝建造。施作方式則盡可能以傳統工法施作,並儘量使用原有材料,例如:屋瓦、紅磚、門窗、堪用舊木料、舊有電氣設施等。新木料施作前則會以高壓灌注法對木料進行防腐防蟲處理,舊木料也會灌注防腐防蟲藥劑處理,而瓦作、牆面、石材及紅磚面則使用防霉塗刷處理。原有材料須更換時,新材料之顏色、質感、尺寸等均與原來材料配合。
展示規劃:
2007年4月,四連棟正式開放,命名為「生活美學體驗坊」。除第一戶作為行政功能使用不對外開放外,第二戶將規劃為小型藝文展示以及紀錄片播放空間,第三戶回溯至日治時期情境佈置,第四戶展示光復後來臺住戶使用情形。希望透過日式恬適的空間,讓來訪民眾了解四連棟人文歷史與建築之美,並細細品味生活中各種美學經驗。日式木造房舍因建材關係,壽命有限,只有在使用者輕、柔、慢的對待下,才能歷久彌新。四連棟承載過去豐富的人文、生活記憶,也將帶給未來的人更寬廣的使用空間。它將是礦山所遺留下來珍貴的記憶,也是全民的文化資產。
金瓜石周邊地圖
周邊景點
黃金瀑布
金瓜石充沛的雨水經礦區表層裂隙滲入礦場,與黃鐵礦及硫砷銅礦接觸產生氧化還原及鐵菌催化作用而形成酸礦水,因地勢落差而形成的天然奇景「黃金瀑布」,也是陰陽海重要的源頭之一。
陰陽海
初期認為是台金公司煉礦污染所致,但台金公司停產已十多年,陰陽海依然存在。學者分析金瓜石地質含有大量的黃鐵礦,經年累月形成不易溶於水的三價鐵離子化合物(Fe3+),流入海水中形成鐵離子懸浮物,形成陰陽海的奇觀。
茶壺山
高約 580公尺的茶壺山因形似一支沒有把手的茶壺,所以稱為無耳茶壺山,而從接近樹梅或粗石山的地方看它,卻又像一隻蓄勢待發的獅子,故又稱獅子岩山。茶壺山本身是一個礦體,它是一個角礫岩礦筒,組成礦體的岩石主要為矽化的砂岩及頁岩。
金瓜石神社
(已於96年3月14日正式公告登錄為台北縣縣定古蹟,正名為金瓜石神社)金瓜石神社又稱山神社,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與猿田彥命」三柱神。昭和八年(1933)日本礦式株式會社接管金瓜石礦山後,於四平巷下方山腰處另建神社。神社原始建築包括本殿、拜殿、洗手亭,以及沿階梯而上的參道,參道兩旁有三座鳥居、五座旗幟台和一座入苑銅牛。日治時期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祭祀典禮。可惜的是,神社建築在戰後遭到破壞,如今僅存兩座鳥居、幾盞石燈籠,以及社殿的地基與樑柱。
戰俘營紀念碑
戰俘營位於今日的銅山社區公園,約在昭和17-20年(1942-1945)間設置。日治時期這個地方原為雙排各五間的礦工工寮,昭和17年(1942)年秋天,日軍在南洋戰事大捷,擄獲數百名盟軍官兵,強迫他們進入六坑從事礦坑坑道開鑿工作,他們被強迫做扒土、推車、採礦等事。六坑屬於金銅礦坑,坑內溫度可高達40度以上,環境十分惡劣,加上居住環境甚差,營養不良,致使許多盟軍戰俘生病死亡,或在礦坑工作中遭受意外,許多人因而客死他鄉。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俘被遣送回原地。其中之一的愛德華曾來台調查,赫然發現一道殘酷的戰爭命令--當年日本政府眼見戰事不利,竟然企圖將在台戰俘集中殺害,儘管後來並未執行,但今日思之,仍令人不寒而慄。今日於此立紀念碑作紀念,正為提醒人們戰爭的殘酷與可怕之處。
礦坑歷史
【日治以前】
早在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及荷蘭人便先後在台灣北部探金無功而返。
十九世紀末,劉銘傳來任臺灣巡撫,修築基隆--台北間的鐵路,在光緒十九年(1893),施工工人在今八堵車站附近大華橋下基隆河邊清洗飯碗時無意間發現河中的砂金,於是溯流而上,一路直到與大粗坑溪合流處,發現基隆河已少見有砂金,反而大粗坑溪才有砂金,於是再沿大粗坑溪入九分山,終於發現金礦所在。次年,更在金瓜石的岩嶂間發現金礦。較早發現的即小金瓜露頭,次年發現即大金瓜露頭。
發現金礦以後,蜂湧而來的淘金、採礦者更多,甚至高達數千人之多,清政府於是設立金砂局以管理之,並可收取釐金。儘管有釐金的收入,但官方從管理的角度思考之,並不以為有利,反而認為是一大麻煩,所以曾一度廢除金砂局,交由民營的包商金寶泉承包管理砂金事務。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7月包商金寶泉承包屆滿,官方又收回採金權,重設金砂局。
光緒二十年(1894)清日甲午戰爭,戰後臺灣被割讓與日本。當時無論是英、日或其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都對臺灣頗有興趣,包括臺灣所產的黃金及其他礦產,則是吸引這些國家的關鍵之一。因此在割讓臺灣與日本之前,李鴻章甚至曾以臺灣的礦權作為條件與英國交涉,希望可以阻止日本據臺的野心,但未能成功。
【日治時期】
日本在取得臺灣之初,曾遭受臺灣人民的抵抗,這些抵抗的活動間間斷斷持續了數年之久,但在整個亂事未平之前,日本政府已著手規劃臺灣的礦業。
明治二十九年(1896),「台灣礦業規則」發布實施,明訂以通過雞籠山(基隆山)頂的正南北線為界,將金九地區的礦權分為東西兩個礦區。明治三十年(1897),確定日人藤田傳三郎的藤田組取得西區的瑞芳礦山礦權,東區的金瓜石礦山礦權則由釜石礦山的所有者田中長兵衛首先取得。
釜石礦山位於日本東北地方,當地與中國地方並列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兩大鐵礦產區,同時也是製鐵技術的先進地區,釜石礦山率先引進洋式高爐製鐵法,此種以岩鐵為原料的高爐製鐵人稱伯州流,較諸中國流製鐵法,在出鐵能力、生產效率都較高,生產耗費較低。加上中國地方主產砂鐵,不如釜石礦山所產的岩鐵利於鑄造大砲與國防兵器,遂使釜石礦山與國防軍事關係密切。(註1)這應是田中長兵衛可以隨日本軍隊殖民海外率先取得金瓜石礦權的關鍵因素。
田中長兵衛在取得礦權後,採用現代化的開採方式,有別於先前的河邊淘洗或土法挖掘,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與專門的開採技術,及僱用當地人為公司員工,發給固定薪資的經營模式。最初採掘多集中在本山礦床,採取濕式製鍊,直到明治三十八年(1905)在第一長仁礦床發現廣大的含金銀硫砒銅礦床,遂將重心同時放在金與銅兩礦上,並在金瓜石附近的水南洞(即今之水湳洞)成立全臺唯一的乾式製鍊所。大正二年(1913)更合併附近的武丹坑金礦,一時間經營規模甚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經濟不景氣,包括日本本土的許多礦山都遭遇經營的危機,金瓜石礦業亦不在例外,被委任為金瓜石礦業事務所所長的田中清決定將整個金瓜石礦業經營單一化,於是廢止製鍊,關閉乾式製煉廠,轉以採礦、賣礦為主,將所產礦砂悉數運往日本佐賀關製鍊所進行製鍊。
田中清所作的這項決定主要是基於成本的考量。從礦坑中所採出的粗礦,必須經過磨礦、碎礦、以及初步的選礦作業以後,方始進行製鍊。由於金、銅在粗礦中只佔很小的比例,為了節省運省成本,所以選礦廠多設在礦坑附近地區,但在經過汰選以後,所餘礦石體積既已不大,因此製鍊場所的選擇便不必受到礦坑所在附近的限制。加上單一礦山所生產的礦石常未達到足以單獨製鍊的規模,所以日本本土的許多礦山便常採取委託某一製鍊所代為製鍊的方式以節省成本。田中清的選擇跟日本本土的趨勢相符。(註2)
但田中長兵衛的釜石礦業最後仍被三井財閥所併昋,田中長兵衛之子亦來臺處理金瓜石的礦權,於是在田中清的奔走交涉下,金瓜石礦山事務所在大正十四年(1925)被正式轉賣予在臺實業家後宮信太郎。後宮信太郎接手之初,有幾年慘澹經營的時光,但在他的積極經營與探採礦床的努力下,終於發現較諸既有礦床更加豐富的硫砷銅礦脈,並在長仁礦床群中發現金礦的富礦體,遂使金瓜石的經營再創高峰,後宮信太郎也得到了「金山王」的美譽。
值此之際,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更多涉足臺灣的礦業,而代金瓜石製鍊的佐賀關製鍊所又屬日礦所有,日礦對金瓜石的礦業顯然極有興趣,於是在昭和八年(1933)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挾其雄厚資本買下金瓜石礦權,隨後成立臺灣礦業株式會社。後宮信太郎則在同年取得朝鮮金井礦山的礦權,田中清亦隨之前往擔任要職。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取得礦權後,開始進行有計劃的大規模開採,遂使金瓜石的金、銅礦的產量遽增,金礦產量更躍居居全亞洲第一,此一盛況直到太平洋戰爭末期才因戰事影響而衰。(註3)
戰後,國民黨政府接管金瓜石,先成立臺灣金銅礦物局,在1955年正式成立了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臺金公司一方面聘任日籍顧問,一方面與西方國家交流礦業方面的技術與資訊,於是無論是在採、選礦的方法與技術上都有新的進展。儘管如此,卻已不常再發現金礦的富礦,反而銅礦的產量穩定成長,遂使臺金公司最後走向以產銅為主,黃金反而只是副產品,甚至形成「以銅養金」的特殊現象。臺金公司成為全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銅礦公司。1960年代,九份礦山先行衰微,1971年瑞芳的金礦事業(九份)宣告結束。金瓜石礦山在社會經濟的轉型,以及硫酸外洩事件的危機下,台金公司也終於在1987年宣佈結束營業。
金瓜石的人口從原本的幾戶靠土地吃飯的農人,經過清領期間聚集的各方淘金客,到日治礦業經營開始後聚落成形,日治時期當地礦區生活的經濟富裕程度可說是全台之首。但相對於此,礦工在坑內的工作環境其實十分嚴峻,金坑的平均溫度為攝氏18度,但銅坑則高達攝氏40度以上,已遠超過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標準以上,同時還須防範坑內土石不甚崩落的危險,以及坑內爆破鑽孔所產生的灰塵,對肺部造成影響而得到塵肺病。無數的汗水與生命堆積了金礦的產量,方才造就舉世知名的亞洲金都!
聚落建築
【聚落建築概述】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形式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台人聚落構成。日式宿舍區為日本礦業時期興建所留下,主要提供日籍職員及其家人所居住,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高級職員宿舍區與一般礦工居住區有明顯區隔。
台灣人自行興建的祁堂老街,是早期台灣人向公司租地自行建設的聚落,其發展形式與日式宿舍區完全不同,建築依山勢而興築,配置錯落中有其特殊的聚落紋理。居民多環山闢地而居,受地勢限制,房屋多淺短而窄小,住屋集中戶戶比鄰而居,或成一長排住屋建造形式,至今仍留有工寮式民宅。加以配合金瓜石多雨潮濕、強風的氣候特性,多採用石頭、紅磚、木頭及油毛氈 等建材,形成一棟棟黑屋頂錯落的礦業聚落景觀。由於沒有明確的圍籬範域,形成公私領域模糊全然不同於日式宿舍區之井然有序。
當時,整個金瓜石,幾乎等同於整個田中株式會社。會社的組織層級分明,不論在分工、住宅區域規劃或生活上,都會區分出日本人與台灣人,然後再分出上下階級。
工作上,日本人多擔任層級較高的專門技術人員或是管理階層;台灣人則多是礦工,少數才擔任機械操作或維修的工作。最明顯的莫過於住宅區域的規劃。規劃給日本人的高級職員居住區,每個住宅單位都有庭院圍牆區隔,獨棟或雙拼的是高階職員宿舍,連棟式的長屋則為一般職員宿舍,順著山坡地形,沿等高線迤邐層層像梯田的台地上,日本式的房舍整齊地排列著。往石梯而上,還有特地為日本大正時期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裕仁天皇來訪所蓋的金瓜石太子賓館。這一區生活機能完善,有自來水系統、消防設備、醫院、郵局、派出所、市場、車站等,自成一完整小社區。
【人文概述】
台灣人則是聚居於祈堂路一帶,車水馬龍的祈堂路像一條川流的河,往兩旁沿等高線延伸長短深淺的細小道路,黑簷斜頂的底窄房舍比比相連。商店林立,有製冰店、水果行、布店、撞球間、小說文具店、理髮舖、皮鞋店…生活所需應有盡有。順著祈堂路由階梯往上,便會到達勸濟堂,創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的勸濟堂,至今仍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每到大拜拜,金瓜石各地的人,都會扶老攜幼帶著祭品瓜果前來,好不熱鬧;其中最大的盛事莫過於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和端午時節的青草祭,到現在都還持續舉辦呢!
就連學校,也分專門給日本人就讀的學校(現今的時雨中學)及台灣人唸的公學校(現今的瓜山國小)。這樣階級分明的生活直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日軍戰敗才結束。
台灣光復初期,金瓜石的礦業由台灣金銅礦務局接手管理,繼續從事金銅開採;1955年改組為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即所謂台金公司,自此金瓜石礦業進入「台金時代」,礦業的生產也逐漸轉變成專門生產銅礦。六十年代後,九份礦山先行衰微,1971年瑞芳金礦事業(九份)宣告結束。而金瓜石礦山則1973年以後就很少產金了,相對於社會經濟的轉型,加上硫酸外洩事件,持續經營三十多年的 台金公司也宣佈結束營業。
【地質概況】
金瓜石礦區內的岩層主要為沉積岩地層,部分為火成岩體。從地質演化的歷史來看金瓜石這地區,大約在1000至800萬年前,台灣東南方的菲律賓海板塊和台灣島所在的歐亞大陸板塊開始產生衝撞作用,除了在這裡形成許多東北-西南走向的褶皺與逆衝斷層;並且在大約170至90萬年前也發生岩漿活動,形成一些火成岩的侵入岩體和噴出岩體,包括基隆山、武丹山、本山、草山、雞母嶺、新山、九份安山岩體等;緊接著又發生許多南北向的高角度的斷層活動,而火山作用造成的熱水礦液便沿著這些南北向斷層,及附近許多平行的小斷層和破碎帶上湧,發生「熱水礦化作用」,因而開始形成了金瓜石-九份地區一些主要的金礦體,加上持續的地質構造運動,使得這個地區的陸地不斷地往上抬升,因此,深藏地底的礦體才能夠連同圍岩,整個被抬升到現在的海拔高度。
而原來位於礦體上部的覆蓋岩層,在金礦生成後至今的一百萬年之間,也因為侵蝕作用而被除移,使得部份黃金礦體露出了地表,甚至有許多淺部礦體的黃金礦石被雨水沖到河川之中。因此,金瓜石-九份附近的溪流,甚至遠達八堵的基隆河,才會發現砂金的蹤跡呢!這也是金瓜石的金礦在歷史上嶄露頭角的開始!
【金瓜石生態簡述】
東北季風不但帶來強風,也帶來了豐富的降水及低溫,使得海拔不高、位處亞熱帶的金瓜石地區同時也具有冷涼的環境,在五百多公尺海拔範圍內,壓縮了台灣其他地區二千多公尺海拔範圍內的氣候環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壓縮的氣候帶,但不是在海拔2000多公尺範圍內的所有植物,都會出現在金瓜石500多公尺海拔範圍內,只是有些具溫帶特色的植物也出現再金瓜石地區)。
因此在金瓜石地區可見海岸、熱帶及亞熱帶植物(如筆筒樹)與溫帶植物(如山櫻花、馬醉木)共存的現象。在九份、金瓜石地區常見的鳥類大約有20幾種常見的如樹鵲、鷹鷲類(黑鳶、大冠鷲)、大卷尾(烏秋)紅尾伯勞竹雞、紅鳩、斑頸鳩、巨嘴鴨、白頭翁、麻雀…。值得一提的是大冠鷲,體色為黑到深棕色,胸腹有白色斑點,頭頂有羽冠,嘴、腳、腳趾黃色,飛行時翼面下接近末端的白色翼帶及尾羽白色橫帶是最大的特徵。廣泛分佈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已開墾的山地或高樹上。因東北角氣流旺盛,又大冠鷲的體型龐大笨重,需要藉助上升氣流的力量飛翔,在基隆山與茶壺山山稜附近可見其盤旋。
周邊景點
1.太子賓館
太子賓館又稱第一賓館,位於金瓜石派出所和郵局東南方上面約100公尺處。A.D.1922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了招待當時日本皇太子(昭和)駕臨金瓜石視察礦產,興建了太子賓館,但後來皇太子因故並未成行。
太子賓館佔地甚廣,館身360坪,建坪約141坪,為標準的日式庭園,無論建材到樣式設計,樣樣講究精緻。建材完全選用上等木材,如檜木、紫檀以及櫻花木等,手工細膩,鑲嵌精美,建材中完全不使用鐵釘,全部以榫頭銜接;庭園內的造景優美,還有高爾夫球練習場以及弓箭場,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光復後,日人離台由台金公司接管,作為招待外賓之用,台金營業結束之後,由台電公司1995年9月發包修繕,以為金瓜石歷史見證及珍貴資產。目前只提供團體申請參觀。
2.日式宿舍群
金瓜石為日據時期日人在台所規劃最完整的社區,在空間景觀以及交通方面都相當的用心,包括自來水系統,消防設備、垃圾收集、醫院、郵局、車站、派出所、市場等等。為金瓜石最重要的區域。昔日醫院上方至本山礦場的山坡,有中央斜坡到貫穿其中。分布在各階平台上的日式宿舍,其特色為黑瓦屋頂,塗柏油的木板牆。地板亦是木造,且離地約半公尺。室內的隔間用竹編骨架,內層為紅仁土、榖殼,外表則是白色石灰,圍牆多為紅色磚瓦。看著一棟棟的深色大院,可以想像當時的生活品質,跟金瓜石的繁榮景象。由車站延馬路進入。映入眼簾的是一列整齊的日式房屋,過中央斜坡的小橋後可以發現金瓜石的派出所。派出所左側空地為昔日公司的單身宿舍,右後方是郵局,左後方是昔日的俱樂部和籃球場。是當年礦業株式會社職員的住宅,大多為木牆黑瓦,至今保存良好,也由於數度成為瓊瑤筆下的場景,讓人往往覺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3.三毛宅
日式房舍建築群分布區域,約是以穿越石山社區的祈堂路上方,內九份溪知溪谷與金瓜石車站之間為明顯範圍。這個異國風味的群落,更為金瓜石地區紀錄外人統治的歷史記憶,車站下三毛宅保存尚完整。註:「三毛」指日礦時期末代之場長「三毛菊次郎」所住。
4.黃金神社
又稱「山神社遺址」,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興建奉祀的是「天照天神」(一九三三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接管礦山)。光復後,日本人撤離金瓜石,我國接管初期,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神社被破壞盜取,傳說櫻花林海也在大火後,蕩然無存,甚為可惜。
5.戰俘營
二次大戰時日本在金瓜石山區設戰俘營,關押從馬來西亞、新加坡移轉至台灣的大英國協戰俘,最盛時三排九棟木板牆、油紙頂的俘虜營舍裡,住了一千餘人。日軍命令戰俘進礦坑挖礦石煉銅,供應軍火廠製造砲彈殼,英國人在攝氏四十度礦坑內勞動,食物不足,吃得差,因營養不良、生病死了近三分之一。戰俘營一面臨峭壁,三面被圍,幾無逃亡可能;二次大戰後殘存戰俘各自回母國,如今還在人世的近一百人,他們經常連絡,並返回金瓜石憑弔死難同袍。
民國八十六年,政府在戰俘營舊址築紀念碑,舊營舍早已不存,改植茶花,建涼亭,闢步道,已成社區休閒場所。上月中還有英國戰俘到山區獻花,回憶當年難友。
6.金瓜石老街
金瓜石的山坡建築面海多雨,傳統建築的建築方式是屋頂使用木樑、上覆木板,頂層用油毛氈(俗稱黑紙),以柏油為黏劑,橫直覆蓋兩層,完成後於夏日用柏油塗刷保養,即可防雨,為防颱風,另用廢輕便鐵軌、輪胎或膠鞋緩衝壓力,以鋼索及錨拴固定於地面或牆面,並加女兒牆擋風以穩固屋頂,也因如此,一戶戶的黑屋頂比鄰而建,也就形成了山城特有的風格。
從勸濟堂順階梯而下,穿越銅山里聚落至金礦醫院舊址沿線,為早期金瓜石地區最繁華熱鬧的商店街,從前興盛時期各種商業買賣行為林立好不熱鬧,後因接續的幾場火災、颱風造成的洪暴災害及人口外流等問題,使得老街趨於寂靜落寞,現今只有寥寥幾家雜貨店、小吃店僅存…。
舊商店街位於現今銅山里中,在台糖公司擁有的土地上,是銅山里居民通往車站的必經捷徑,最可貴的是還維持著完好的舊街紋理,悠遊其中、不管是在下午散步時的悠閒懷舊、或是夜遊時的刺激體驗,箇中風味一定要親身感受。
7.運礦軌道
用人力推動的人力推推車輕鐵軌,可行駛電車的重軌及以重礦車連結成十餘台系列的運礦列車。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勸濟堂的停車場直瀉而下,目前保有完整的軌跡及台車於現場。
目前在勸濟堂上方停車站,直下六坑段的斜坡索道,以及位於六坑旁的無極索道(長度約1800公尺)較為完整。無極索道之「無極」,乃是取其循環轉動、永無終點之意。
8.黃金瀑布及陰陽海
黃金瀑布為本山六坑及長仁五番坑坑口流出的礦水匯集而成的景象。金黃色的礦水將經的土石染成金黃、金紅色,行成黃金瀑布的特殊景象。從自強橋旁往上看,可以看到從山上傾洩而下,再山勢分成數道狀似瀑布的水流,但金瓜石礦山停採已超過10年,陰陽海依然存在。有學者解釋陰陽海屬自然現象,因金瓜石具有許多黃鐵礦等硫化鐵或硫化銅的礦物,再自然風化的過程中,分解成酸性的物質和鐵、銅等離子,鐵離子在酸性或地下還元環境之下,易行成二價鐵,而溶於地下水中。地下水滲出地表後,再溪流中翻滾,整個轉為較氧化的環境,二價鐵會變成較不易溶解的三價離子,而自水中析出,造成河川岩石變為黃褐色。另外,當略酸性的水(酸礦水)流入海中,與海水相混,降低了鐵等陽離子的溶解度,產生氫氧化鐵懸浮物,漂浮在海面,加上水湳洞附近海灣內海流擴散能力不足,就形成了陰陽海的特殊景象。黃色的懸浮物質大約只占3公尺的深度,在3公尺以下則又恢復為藍色的海水。據說早在金瓜石採礦之前,陰陽海便已存在。在地質上,這種自然形成的特殊異常現象,可以作為探礦的良好指標。
9.基隆山(古稱雞籠山,又稱大肚美人山)
於金、九地區之間的基隆山,是一錐形死火山,因形似雞籠而得名,山形獨立而有巍然大山的氣勢。據稱,當年先民船經東北角一帶,即以雞籠山為指標,連帶附近的「雞籠港」「雞籠河」也因而得名:光緒六年,取「基地隆昌之意」改名為「基隆」,山、河亦隨之改名。基隆山為本地區相當著名的地形地標。
基隆山現設有登山階梯步道,登高望遠,金瓜石、九份兩聚落盡收眼底。日據時期,金、九地區礦權之設定,即以通過基隆山頂之正南北稜線為界,並就此開展出金、九地區不同的礦業文化發展。
10.茶壼山
位於金瓜石聚落東邊的無耳茶壼山,亦屬於基隆火山群,因形似沒有提耳的茶壼而得名。另從水湳洞仰望此山,像是一頭蓄勢待發的石獅子,故亦稱為「獅仔岩山」。當地有一句俗諺形容金瓜石的山為「茶壼無耳、金瓜無蒂,台灣才沒有出皇帝」。
登上無耳茶壼山,金瓜石礦業聚落的地景風光,以及金水公路「迴頭彎」、濱海公路「陰陽海」一帶的景致盡收眼底,為登山者所好的登山據點。
11.十三層舊礦場
媲美「龐貝古城」的十三層遺址、日治時期為處理礦砂生產粗銅的選礦煉製場。戰後又新建煉金場,生產線運作直到民國74年台金公司之財物問題方宣告停工。原日治時期的選洗礦相關設施已拆除,但仍留有選場基座、廢棄煉金工廠等設施。在遺址旁還有號稱世界上最長的通風管長仁三坑廢煙道。
12.勸濟堂
創於光緒二十二年,尊奉關、呂、張、王四大恩主為主神,配祀有八卦祖師、福德正神。後面二樓奉祀金面關聖帝君、玉皇大帝、天上聖母、十二元辰星君及太歲星君。三樓奉祀三清三寶祖師。堂旨乃『勸眾行善,濟危扶困』。正殿內有一對花鳥人像石柱,採立體雕琢,造形甚美,為鎮堂之寶。內外殿木雕部分如神龕、神桌、樑、棟等,為國寶級民族藝師黃龜理先生壯年時期作品。樑棟油畫是油畫大師郭佛賜先生所作。二樓之金面關聖帝君神像為全台所罕見,係由唐山分靈而來。頂樓純銅之關聖帝君銅聖像,於八十年完成,高達三十五台尺,重約25公噸,是金瓜石重要地標和守護神,更是東南亞最大的關公銅聖像。
13.金泉寺
係日據時期,由當地開採金礦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興建,以收納從大陸浙江省溫州地區開採金礦身亡的礦工骨骸,當時稱為『金瓜石寺』,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當時金礦權由台金公司接管(前身為台灣金銅礦籌備處),該寺亦由台金公司接手管理,民國五十年左右,日本政府曾派人來台處理其中的日人礦工骨骸,隨後民國七十年前後便無人管理,寺內傾頹荒草叢生一片淒涼,目前該寺尚有無人看管的溫州礦工骨骸存放於該寺地下室。
14.金福宮
該宮創立於清光緒戊子午,至今已有一零四年的歷史,奉祀福德正神,配祀有孚佑帝君、天上聖母、柳恩師等,自民國五十四年開堂以來,護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拈香參謁的信徒川流不息。
15.保民堂
金瓜石淘金的鼎盛時期,淘金的人,為求心靈上的寄託,紛紛信仰膜拜,該堂著有神農大帝真經,以勸化黎民,民國五十四年,眾善信捐款於現址重建新廟。該址據稱是「左龍、右虎」的靈穴,前矗基隆山、北濱太平洋、背倚牡丹山、右鄰小金瓜、左連大金瓜,可說是形勢天成、秀麗無倫。
16.礦坑遺跡
(1)四坑: 位於『山神社』上方,約海拔417公尺以上的部分,坑內大項已嚴重坍落,坑口亦於民國七十六年的林恩颱風肆虐時,被山洪帶來的泥沙與土壤所淹沒,已不復存在。
(2)五坑: 位於海拔約319公尺以上至四坑的部分,距離金瓜石車站、郵局僅200至300公尺,坑口尚屬完整,該區早期為台金礦場辦公處,現留有一棟完整的兩層樓鋼筋混泥土建物及大小壓風機各一座,其中外側的壓風機,據聞為當時東南亞最大動力的壓風機,如今機體已多處鏽壞,然風管部分依然完整,這個象徵礦坑生命泉源的機械,對曾是礦工的居民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
現今在五坑口遺址,已由縣府規劃為金銅礦博物館所在,預計在民國92年開館營運。
(3)六坑: 位於海拔約188公尺以上至五坑部分,坑口被林恩颱風山洪衝下的泥沙淹沒一部份,並有山泉急流其間,六坑旁的斜坡索道由現今勸濟堂的停車場直瀉而下,軌跡完整並保有當時使用的台車於現地,後宮發展時期,本山係的含金銀硫砷銅礦及銅礦砂,均由六坑坑外,經無極索道,將礦石直接運下新建浮選場,進行浮選、冶煉的過程,另外、索道旁的階梯步道,據言為戰俘營下至六坑工作的路線,至於距離坑口約200餘公尺的炸藥庫,早已是斷垣殘壁。
(4)七坑: 位於海拔29公尺以上至六坑部分,目前坑口完全被沙土掩埋且坑口出水量大,部分巷道塌落嚴重。
(5)八坑: 七坑海拔29公尺以下的部分,最深於海拔以下156公尺,目前以完全被海水淹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