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是國家的一級古蹟,也是淡水歷史文化的表徵,更可視為見證台灣三百餘年滄桑的縮影。
十七世紀是歐洲六強逐鹿亞洲的時代。以菲律賓群島為基地的西 班牙人,為了和葡萄牙、英國和荷蘭競爭中國和日本的貿易,於1626 年佔領基隆,與分佔台南安平的荷蘭人南北對峙。為有效經略台北並 加強對中、日的貿易往來,荷蘭遂在1629年秋天率艦入駐淡水,並在 當時奎柔山的前緣築城鎮守。選擇此處是由於其可俯控淡水河口和附 近海面,自古以來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城名取為「聖多明哥城」,並 與稱為「聖薩爾多城」的基隆城,互為犄角,自此開始殖民北台灣。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 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 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也父也隨 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1936年淡水土著不堪西人壓迫,遂群 起搗毀淡水城、殺駐兵、焚教堂。之後,雖西人平亂並重新築城,但 不久荷蘭人北上,於1642年乘西人有事於呂宋,而攻佔基隆,並「不戰而下淡水之城」。
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重新築城,至16 44年底完工,城名「安東尼堡」。由於中國人稱荷蘭人為「紅毛」、 「紅夷」,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紅毛城」迄今。荷蘭人經略淡水, 乃希望以此港為中、日貿易之中途站,而對水、陸的開闢,均是為便 利硫磺、鹿皮及土產貨物的運銷,惟守軍與土著常發生衝突成效不大。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 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 水,重修紅毛城。鄭氏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 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 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變,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而成廢墟。
直到天津條約後,淡水依約成為通商港口,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 此「荷蘭舊城堡」為領事館,以每年白十兩為租金與清廷簽下永久租約,同時以一佰五十兩大肆整修。
荷人建此城堡時,採用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底層南北向雙 弧,上層東西向,上下交丁錯疊,牆後1.9公尺,內磚外石極為牢固 。英國人在屋頂加雉堞、角樓。在南牆增加露台和其上的雉堞、槍眼 。建材均來自福建。此外,也在西邊建房舍作為廚房、衛生間和放封院。並搬來廢棄的古砲台佈置庭園。更將城堡外表塗為紅色。至此, 此荷蘭古堡已成英式城砦。英人使用時樓上作為辦公室,有領事辦公 室、會計室、秘書室和簽證室,底樓則為地牢,以執行條約中「領事 裁判權」之用(日治後作為員工宿舍)。目前尚遺有不少珍貴遺跡。
日本領台後英領事館曾向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三月 ,英人重新復館直民國六十一年,中英斷交而撤館,由英國託澳大利 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澳國再與我國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 ,中美斷交後再移北美在台協會代管。此間國人一直把「紅毛城」視 為「國恥」,民間一直要求並籲政府拿出魄力要回「紅毛城」,直到 1980年經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以六月三十日上午交回台灣,再此整修後供國人參觀。
祕辛公開紅毛城葉能哲要回來的
淡水古蹟園區自十日起開放參觀,真理大學校長葉能哲首次對外披露一段不為人知的祕辛,早年英國撤離紅毛城後,遲未辦理交接歸還,直到他歷經11年鍥而不捨奔走和大聲疾呼,才順利收歸國有。
他說,民國六十一年間,英國撤館後,久未歸還我國,先後委託澳大利亞和美國大使館代管,無奈中美早已斷交一年,於是懸而未決,任由荒蕪一片。由於真理大學緊鄰「紅毛城」,葉能哲看不下去,既為我國之土地,竟然不能及時收歸國有,遂從民國六十一年起,透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和英國聯合歸正教會,居間協助公文書往返,並親自拜會英國外交部。在此同時,積極商請教育部和國民黨中央黨部青工會、社工會,助他一臂之力,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終於敞開我國與英國談判大門,進而在民國六十九年正式收回紅毛城為國有,隨後自七十三年底對外開放。長達11年之久的護產過程中,展現了葉能哲百折不撓的驚人毅力,和捍衛國土的決心,如今揭開這一段不為人知的典故,在淡水古蹟園區開放參觀前夕,凸顯意義不凡,也格外引人津津樂道。
紅毛城
紅毛城,古稱「聖多明哥城」、「安東尼堡」,位於台灣台北縣的淡水鎮。該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當時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後來又由荷蘭人在1644年予以重建,1867年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被當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
西班牙和荷蘭時代
自從十六世紀新航路發現之後, 西歐的航海強權國家逐漸由海路到東方尋求貿易利益。當時,荷蘭與西班牙兩個國家分別登陸了台灣,並劃定範圍實施統治。荷蘭人控制南部;而西班牙人佔有北部。為了鞏固統治權力,他們都選擇港口要塞作為據點,建造了防衛性極高的城堡。荷蘭人於1624年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而西班牙人則在1626年於北部雞籠(今基隆)外的社寮島(今和平島)上建造了「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並於1628年1在滬尾(今淡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日的紅毛城。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父也隨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
1642年,荷蘭人北上,乘西班牙人有事於呂宋,而趁機攻佔基隆,並「不戰而下淡水之城」。西班牙人初次建造紅毛城時,所用的材料是土塊、蘆葦與竹木。到了明崇禎九年(1636年)時,淡水土著趁著黑夜攻擊紅毛城,殺了許多西班牙人。事後西班牙籍守將積極重建紅毛城,這一次改用石塊與灰漿來建造,城牆築得非常高。
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對「聖多明哥城」重新築城,城名「安東尼堡」。由於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紅夷」,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紅毛城」迄今。這次的重建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紅毛城,大部分為這次的遺物。荷人所記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文獻資料,較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的建造情形。
荷蘭人是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5月7日破土動工,奠下第一塊石頭。除了石材,還使用以船隻遠道運來的石灰與磚頭。石灰使用量非常大,達數千包之多。建造時,除了挖深地基外,也使用穹窿式的構造,證明荷人有決心要建造一座非常堅固的城堡。據當時的文獻紀錄,工程甚為艱鉅,至西元1645年的年底,因為下大雨無法如期完工,故我們判斷重建的紅毛城大約在西元1646年才全部完成。
鄭氏王朝之後的變遷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水,重修紅毛城。鄭氏在1683年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變,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年久無用而成廢墟。
紅毛城遭到多年棄置,到1851年五口通商之後,卻有了轉機,開啟了台灣近代史的序幕,也開始了紅毛城的新生命。咸豐年間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和各國陸續訂立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通商條約,台灣的雞籠、淡水、安平、打狗四個港口,乃被迫闢為通商口岸。十七世紀的航海強權國荷蘭及西班牙,已被新興的英國和法國所取代了。英國尤其注意台灣的經濟利益,於是在開放的各口岸設立洋行及領事館。
在那段期間,英國在打狗、安平及淡水皆設有領事館。打狗的領事館建於1865年,紅磚洋樓至今尚存,是台灣現存的最古老洋樓。淡水方面,由於當時北部的茶葉及樟腦輸出正盛,港口貿易額直線上升。英國乃於1867年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並將領事館辦事處設在紅毛城內。當時居住在紅毛城內的英國人約有十人。除了代理領事William Gregory外,尚有海關助理官員數人及洋行商人。
日本在1895年領台以後,英領事館曾嚮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3月,英人重新復館直至1972年,因為台英斷交的緣故,英國撤館,並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來澳國再與台灣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台美斷交後再移交「美國在台協會」代管。一直到1980年,經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在6月30日交回台灣,再次整修後於1984年開放供民眾參觀。
紅毛城原是為軍事需求而存在,外牆厚1.9公尺。城下的古砲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為裝飾用。樓頂的巨型旗桿高約12公尺。至於現在所謂的領事館,係建於1891年,是一棟兩層樓的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洋房。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但是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而迴廊兼具遮陽擋雨的功效。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建築特色
荷蘭位於北歐,喜用紅磚作為建材;西班牙地處南歐,慣用石材建屋。而台南與安平之地勢平坦,荷蘭人基於防禦性的考慮,必先在平地上填築高台,再於高台上建築城堡。高大的台基映在晚霞中,人們稱之為赤嵌,就是赤嵌城名稱的由來。
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在台灣所建城堡的平面都採用四方形,像雞籠社寮島的聖薩爾瓦多堡與安平的熱蘭遮城都是方形,角隅則突出五角形的稜堡。稜堡的作用是安置大砲,有利於眺望及射擊角度。淡水的聖多明哥城原即建造在港邊的山丘上,本身已具有很好的防衛與瞭望條件,因此未採用五角形稜堡的設計。
西元1646年完工~清朝中期
自從西元1646年完工之後,荷蘭官方即派兵固守紅毛城。到了明朝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克復台灣,原佔據台南的荷蘭守軍向鄭氏投降但是北部據有淡水及雞籠的荷蘭人卻沒有遭到鄭軍攻擊。後來荷人自知實力不足,無法再繼續盤據,於是撤走北部的駐軍,離開了統治三十八年的台灣。荷軍撤離紅毛城時,曾故意破壞一部分構造。明鄭時期紅毛城曾長期荒蕪,直到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才派守將何祐略加整修。
鄭氏降清,清朝統治的初期,對紅毛城並未加注意,僅將之視為一座砲城。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淡水廳同知府王汧曾加以修葺,同時增建了外牆上的四座城門,計東西各設大門,南北各設小門,四座城門只剩南門留存下來。南門位於淡水河岸碼頭邊,是以石條砌成的,門額上工整的楷書「南門」字跡猶很清晰。
清嘉慶年以後,駐防淡水的單位為水師守備營,當時駐軍及砲台設在紅毛城附近,現在紅毛城內的大砲砲身上鑄有「嘉慶十八年奉憲鑄造台灣北部淡水營大砲一位,重八百筋。」清代中期的志書文獻描述它,因廢棄不用,而雜草叢生。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中國駐軍不慣於利用西洋式的堡壘。
名稱的由來
至於城堡為什麼取名聖多明哥呢?這乃是由於入據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多信奉道明哥會(Domingo)天主教,他們來台灣建造城堡時,即多以宗教人物命名。
明末清初時,中國的文化及工藝技術水準較西洋為高,當西洋人東來時,中國人將他們視為夷人,又因為荷蘭人毛髮多為紅色,早期的漢入移民就稱他們為 「紅毛人」,由西洋引進來的鑄取稱為「紅夷取」,水泥叫作「紅毛土」,而淡水的聖多明哥城,就被當地人俗稱為「紅毛城」了。
建築構造
城堡的平面呈正方形,每邊長度約15.25公尺,約合50尺見方。牆壁非常堅實,厚度在1.9公尺至2公尺之間,約合6尺5寸,在台灣所有的古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厚牆。據最近一次修理時敲除粉刷層所見,它是一種「外石內磚」的作法,亦即厚牆的外緣為石塊所砌,所用石塊似為淡水附近所產﹔而牆內緣則為紅磚所砌,磚石之間砌成凹凸勾丁,非常堅固。內緣以磚砌成,最主要的理由是砌到上部之後可以轉成半圓拱,成為穹窿形的屋頂。
主堡的總高度約為13公尺,內分上下兩層,由窄陡的木梯可登上屋頂平台。底層使用兩個並列的穹窿,方向朝東西。二樓亦使用兩個並列的穹窿,但方向卻轉成南北向。亦即樓上與樓下的圓拱方向不一致,互成九十度角。這種設計確為他處所罕見,今天所存的荷蘭古堡亦少有相同之例。這種作法可以說是淡水紅毛城在結構上最大也最重要的特色,在參觀時不能忽視。
眺望小堡
在屋頂西南角與東北角各有一座懸挑出去的眺望小堡,高掛在城牆上。它的構造亦頗具特色,是以五組類似中國式的石雕斗栱作支撐,上承巨大的石樑與磚牆而成。磚牆上端有狹縫形的射孔,很顯然當年是作為眺望窺敵及射擊之用。懸挑的石栱使用觀音山石雕成,形式仍然維持著英國的風格,如Bodiam的城堡。
底樓
底樓分隔成四室,其中有兩間在英國人整修之後作為監牢之用,門上尚可見到窺孔及送食物進去的小窗。在清末,凡是在台灣北部犯罪的英國人,經過英國領事審判定罪後,皆被送到紅毛城下監禁,至於曾關過多少人,皆可在領事館的檔案中查出。
底樓內室西側外面,還有一處空地,四周圍繞高牆,頗為封閉。據說這是當年囚犯放風之用,被關在黑牢裡的囚犯偶而被提出來曬曬太陽、望望天空。見了這些佈置,令人對於當年的使用情況產生難以磨滅的印象。
二樓
二樓可由底樓前室的石梯登上,石梯甚窄,恰容一人而已,也可由戶外南邊露台進入。二樓內部也分闢成四室,皆作為辦公室之用,它的穹窿頂部高達六公尺多,室內空間相當高敞,予人以明亮而涼快的感受。初建當年大概也作為守軍指揮官之辦公室,內室牆邊設有壁爐,煙囪埋在牆內,直上屋頂。在英國人使用期間,前室增設了一小間廁所。在入口處有一座非常窄小的木梯,可供人登臨屋頂的平台。
屋頂平台
紅毛城的屋頂平台中央略為隆起,以利排水。在平頂的四周,圍以石條砌成的雉堞。雉堞係英國人所改造,已經失去了荷蘭城堡的特色,反而較接近英國式古堡的作法。在英國西南部Devonshire一帶的古堡如Tiverton,就有與紅毛城頗為相似的雉堞
留言列表